楚辞

《楚辞》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和骚体类文章总集。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,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。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、方言声韵和风土物称等,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,故名《楚辞》。《楚辞》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诗篇之先河,是继《诗经》之后,对中国文学最具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。

渔父

关于本篇的作者,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“《渔父》者,屈原之所作也”,是屈原在被流放后,政治上被迫害,人生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。和前篇《卜居》一样,本篇也被一些楚辞学者疑为伪作,但说服力似还不充分,故本书从旧说,以之为屈原所作。诗中屈原以第三人称的口气来写,通过渔父与屈原自己的对话,表现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、随波逐流的高尚品德和坚持理想、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。
参考资料:《楚辞》 林家骊译注版 董楚平译注版 董楚平译注版 亦文译注版 《楚辞:精装典藏本》 吴广平译注版 汤漳平译注版 《楚辞评注》
© 2017- 5000yan.com | 商务合作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