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辞

《楚辞》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和骚体类文章总集。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,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。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、方言声韵和风土物称等,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,故名《楚辞》。《楚辞》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诗篇之先河,是继《诗经》之后,对中国文学最具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。
国殇
操吴戈兮被犀甲[1],车错毂兮短兵接[2]。
旌蔽日兮敌若云[3],矢交坠兮士争先[4]。
凌余阵兮躐余行[5],左骖殪兮右刃伤[6]。
霾两轮兮絷四马[7],援玉枹兮击鸣鼓[8]。
天时怼兮威灵怒[9],严杀尽兮弃原野[10]。
出不入兮往不反[11],平原忽兮路超远[12]。
带长剑兮挟秦弓[13],首身离兮心不惩[14]。
诚既勇兮又以武[15],终刚强兮不可凌[16]。
身既死兮神以灵[17],子魂魄兮为鬼雄[18]。
【注释】
 
[1]操:挥舞。吴戈:兵器名,吴国制造,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,吴戈因锋利而闻名。被,通“披”,穿着。犀甲:犀牛皮制作的铠甲,非常坚硬。
[2]错:交错。毂(gǔ):车轮的中心部位,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,有圆孔,可以插轴,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。短兵: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。
[3]旌:旗。
[4]矢交坠: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。
[5]凌:侵犯。躐(Iiè):践踏。行(háng):行列。
[6]左骖(cān):古时用四匹战马牵一辆战车,居中的两匹叫“服”,两旁的两匹叫“骖”。殪(yì):死。刃伤:受刀伤。
[7]霾(mái):通“埋”,遮掩,掩埋。絷(zhí):拴住马足。
[8]援:拿着。枹(fú):鼓槌。鸣鼓:声音响亮的鼓。
[9]天时:上天际会,这里指上天。天时怼(duì):指上天都怨恨。怼,怨恨。
[10]严杀:严酷的厮杀。尽:皆,全都。
[11]出不入:指壮士出征,决心以死报国,不打算再进国门。反:同“返”,返回。
[12]忽:渺茫,不分明的样子。超远:遥远无尽头。
[13]挟:夹持。秦弓:指秦地所产的良弓。战国时,秦地木材质地坚实,制造的弓射程远。
[14]首身离:身首异处。不惩:不畏惧。
[15]诚:诚然,确实。武:威武,指武艺高强。
[16]终:始终。凌:侵犯。
[17]神以灵:指精神成为神灵,指死而有知,精神永生。
[18]子:对战士亡灵的尊称。鬼雄:鬼中的英雄,用以称誉为国捐躯者。
 
【翻译】
 
手挥着吴戈,身披着犀牛甲,敌我车轮交错,白刃相厮杀。旌旗蔽日阵前敌人多如云,飞箭如雨,勇士奋战向前。敌人侵犯我军阵地,我军队列遭践踏,左侧骖马倒地死,右服也被刀扎伤。车轮深陷啊四匹战马被拴住,挥动鼓槌敲起震天战鼓。苍天哀怨神灵发怒,将士阵亡尸横沙场。壮士出征报国一去不复返,荒原渺茫路途遥远漫长。佩带长剑臂下夹持着秦弓,即使身首分离也将无所畏惧。你们真是既勇敢啊又有武艺,始终刚强不屈啊不可欺凌。如今身虽死啊精神却永存,你们的魂魄啊也是鬼中英雄。 
 
【解读】
 
国殇,指为国牺牲的将士。从诗词内容来看,应指在秦楚战争中牺牲的楚国将士。诗中前十句描绘了激烈而悲壮的战斗场面,写出了楚国战士的英勇神武。后八句悼念将士为国捐躯,歌颂了战士们至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,并以此激励民众,实现退敌保国、洗雪国耻的愿望。
上一篇:山鬼
下一篇:礼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《楚辞》 林家骊译注版 董楚平译注版 董楚平译注版 亦文译注版 《楚辞:精装典藏本》 吴广平译注版 汤漳平译注版 《楚辞评注》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